您现在的位置是: 首页 > 汽车论坛 汽车论坛

混动新能源汽车排名价格多少啊知乎_混动新能源汽车排名价格多少啊知乎

tamoadmin 2024-09-05 人已围观

简介1.专访岚图 | 纯电还是增程,消费者说了算2.大众朗逸和丰田卡罗拉哪个更值得买?3.fcev是什么汽车4.新能源专业发展趋势?5.新能源汽车冬天不开空调百公里17度电正常吗6.为什么知乎上很多都是在黑比亚迪的电池技术?7.豪华与智能科技兼具,体验吉利L712月20日?知乎汽车“拆车实验室”开启了领克05?PHEV全网首拆直播,?节目从安全、动力、智能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领克05?PHEV的技术亮点

1.专访岚图 | 纯电还是增程,消费者说了算

2.大众朗逸和丰田卡罗拉哪个更值得买?

3.fcev是什么汽车

4.新能源专业发展趋势?

5.新能源汽车冬天不开空调百公里17度电正常吗

6.为什么知乎上很多都是在黑比亚迪的电池技术?

7.豪华与智能科技兼具,体验吉利L7

混动新能源汽车排名价格多少啊知乎_混动新能源汽车排名价格多少啊知乎

12月20日?知乎汽车“拆车实验室”开启了领克05?PHEV全网首拆直播,?节目从安全、动力、智能三个方面详细解读了领克05?PHEV的技术亮点。作为领克05性能SUV家族一员,领克05 PHEV为一款插电混动车型,与领克05、领克05+一样,在运动、智能、个性与安全层面拥有着优异的表现,助力消费者安心出行,为消费者创造全新的品牌体验和高价值感,为插电混动SUV市场带来潮流、个性的出行选择。

CMA架构赋能 动力、安全、智能层面表现优异

本次“拆车实验室”节目是对领克05 PHEV的全网首拆讲解,由知乎专业答主组成“拆车天团”对整车进行了零部件级的拆解——整车性能集成工程师王晓鹏PPGarafe、汽车答主康贱猫、新能源技术总工Kebab、绿芯频道三电工程师小飞哥、质量工程师纠察队白日梦车和汽车技术栏目主笔凯凯,引起了业内广泛关注。 通过对领克05 PHEV的实测与拆解,其丰富的高科技智能配置、强大的动力性能、持续优化的AEB系统和不同工况下出色的续航表现,都在此次拆解中得到印证。尤其是在安全方面,领克05PHEV贯彻家族“全域安全理念”,全方面守护消费者用车的安全。

作为插电混动SUV个性、运动化的代表车型,领克05 PHEV通过独特的P2.5架构巧妙地将电机和燃油车的动力总成结合起来,性能与效率兼顾。动力层面,05?PHEV搭载了Drive-E 1.5TD 涡轮增压发动机配合西门子高效电机。经实测,该车百公里加速成绩为7.9s,100km/h完全刹停距离为37m,且连续多次未出现刹车热衰减的情况,表现可达同级优秀的水平。纯电模式下,05?PHEV 实测续航里程可达71km,相比NEDC工况下的最高续航,实际达成率为87.7%,且最高时速可轻松达到120km/h;混动模式下,满电工况实测百公里油耗仅为4.4L,馈电工况下百公里油耗为7.8L。这样的动力表现和油耗表现,相较于纯电车型可避免里程焦虑,相较于燃油车型又拥有更好的燃油经济性,合理兼顾燃油车长续航、纯电车低能耗的优点,让出行更从容。同时,得益于优秀的P2.5架构,领克05?PHEV通过优化发动机启停区间,减少了轰鸣声,?这使得馈电工况下仍然拥有良好的驾驶体验。

在消费者关心的安全层面,知乎答主们通过整车的拆解发现,领克05PHEV从整车到零部件的安全技术保障,都是在最大化混动优势,最小化安全风险。?

领克05?PHEV是基于CMA架构打造而来的原生插电混动车型,在车身用料上延续了领克05家族极高的安全标准。领克05 PHEV车身高强度钢材使用率占比达78.4%;热成型钢使用比例达11%,其强度至高可达1600MPa。多种高强度钢材在车身前、后、侧、顶部形成全面保护,打造出360°防护车身结构,大大提升车身坚固程度。同时,车顶的激光焊接工艺不仅提升车顶观感和平滑程度,配合A、B柱的高强度钢应用,还能够有效提升车顶的抗压强度。参考领克05C-IASI碰撞测试成绩,其顶压测试可达车身重量的6.25倍,在C-IASI历史测试成绩中名列前茅。而侧围加强板高强度钢和用了热成型钢的后防撞梁,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整车发生碰撞时驾乘人员的安全系数。除了在重要位置使用高强度钢,05PHEV在车头最前位置用了铝合金防撞梁,在应对小强度碰撞时,其会主动变形牺牲自己,换取车体结构的完整,使维修成本降低;当碰撞强度大时,有多处诱导设计纵梁则和防撞梁一起实现最优的吸能效果。

众所周知,新能源车主要安全隐患来源于电池包。领克05?PHEV不仅在P2.5电机、逆变器和电池系统达到IP67的防尘防水级别,同时引入了三电安全理念,从物理防护、软件防护和隔离防护入手,多方位守护用车安全。首先,该车电池包用中置布局解决方案,既有效节省了后备箱空间,又保证了碰撞中电池包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其次,电池包内每个电芯之间都有独立的隔离层,隔离层可以有效避免热失控蔓延至其他电芯,当发生单个电芯热失控的情况时,隔离层可以有效避免热失控蔓延至其他电芯。除此之外,电池包中的BMS(电池管理系统)能够以毫秒级的周期监控每个电芯的电压和温度,并对电芯的电压进行平衡。依靠技术规避风险、突出混动优势,领克05 PHEV做到电池系统及时切断、电池外部防护不破损、内部结构不蔓延,清除起火隐患,给驾乘人员提供多重安全保障。

领克05 PHEV从安全角度全面佐证了个性、运动的插电混动SUV可以兼顾高价值的产品力。此外,05PHEV也在日常出行中致力于创造更潮流、更科技、更便捷的智能用车生活。

进入驾驶舱,双12+英寸的大屏强有力地营造出了内饰的科技感。12.7英寸CSD中央触控屏的界面布局清晰明了,极易上手操作。其搭载了高通骁20A车规级芯片,不仅提供了丰富的车载应用,还可以提供360度全景影像显示等多种车辆功能。而720P级别的12.3英寸全液晶仪表盘,可显示行车里程、多媒体、蓝牙等驾驶系统相关功能,让驾驶信息尽在掌握。除此之外,车辆还配备同级少有的HUD抬头显示功能,7.5英寸的全彩HUD显示内容尤为丰富,可在前挡玻璃处提供车速、导航等信息,即使在复杂强光和夜间工况下,依然能够保持出色的亮度表现。

同样值得一提的是在智能驾驶系统上,领克05 PHEV配备21项ADAS功能,包括自适应续航、车道保持、车道偏离预警以及更高的领航功能,帮助车辆在行车、变道等日常场景中预判可能存在的危险并及时规避,全方位、立体化地为车内乘员提供出行安全保障。其中,领克05 PHEV的主动式紧急刹车系统(AEB)用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的双重融合感知方案,感知系统以雷达为主,摄像头为辅,在实测过程中达成了较为不错的成绩。在正面100%追尾测试中,领克05 PHEV在40km/h以内都可以有效地自动刹停,保证驾驶过程中的行车安全。而通过中国工程师团队针对国内特殊工况,如井盖、铁轨等工况的持续性补充标定,可以为车辆AEB系统提供持续优化的可能,为用户带来不断提升的出行体验。

通过对领克05 PHEV无死角的实测与拆解,六位知乎答主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并对车辆在动力、安全、智能层面给予了充分肯定。凭借长续航、低油耗、强动力的特性,领克05 PHEV兼顾了性能与节能,丰富了用户日常出行方式。同时,得益于高占比的热成型钢,出色的车身结构设计,其安全性能在同级产品中表现出色。而丰富的科技配置及先进的智能驾驶系统也为消费者提供了高品质的驾乘体验。

领克05家族引领SUV个性、运动潮流

知乎实验室的专业拆解,不仅凸显了领克05 PHEV最大化的混动优势和最小化的安全风险,更是对有着一脉相承潮流、运动、安全基因的领克05性能SUV家族的肯定。

领克05性能SUV家族秉持用户思维,致力于打造个性化、运动化的产品,持续为消费者提供多样化、高品质的购车选择。截至目前,领克05性能SUV家族已形成“燃油+混动+性能车”的产品矩阵,符合年轻消费群体的个性购车诉求。

作为性能SUV家族销量担当,领克05凭借打破常规的设计,搭配智能科技配置、原生标配的豪华动力与安全实力,自上市以来,销量持续领跑20万级轿跑SUV细分市场。

领克05 PHEV以个性之姿,入主插电混动SUV市场,搭载Drive-E双引擎科技,4+1种驾驶模式自由切换,可油可电可混动,创造多重出行体验的同时,打破动能局限与续航焦虑,深受对产品实力和多重出行需求有着极致追求的都市高端运动玩家的喜爱。

领克05+车型为传承品牌“+”系列内涵,致力于满足用户对性能、个性、品质的诉求。个性张扬的“探索绿”战衣、全碳纤维个性化性能套装,搭配澎湃的动感声浪,性能氛围瞬间拉满。全系搭载265匹马力发动机及8AT变速箱,并标配阿基波罗前四活塞刹车定钳、20英寸锻造轮毂等性能装备,提供6种驾驶模式,出众的实力能够与性能爱好者共同探索更多场景,解锁更多可能。

领克05性能SUV家族自推出后一直广受关注,并持续引领中国SUV市场个性、运动、高品质的发展。作为最能代表领克精神的车系,其凭借着个性的外观设计、出色的动力性能和越级的科技配置分别在不同细分领域为消费者带来更具特色购车选择, 赢得了良好的市场口碑。秉承“以用户为中心、以产品为核心”开发<

专访岚图 | 纯电还是增程,消费者说了算

从高调的发布蓝色吉利行动,到“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五年来,吉利的这一宏大新能源战略目标随着吉利新能源销售公司总经理郑壮的出走也暗示着蓝色吉利行动在一定程度上遇到了坎坷。

历经北京现代、驻足过长城汽车的刘智丰能否继续支撑起这个梦我们尚不得知,但攀爬至自主品牌头把交椅后的吉利就好似踩下了刹车键。

蓝色吉利行动基本失败

还记得2015年吉利雄心勃勃发布的“蓝色吉利行动”吗?这个五年的目标是:到2020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占整体销量的90%以上。其中插电式混动与油电混动汽车销量占比达到65%,纯电动汽车销量占比35%。

彼时的李书福坚信,用5年时间,吉利定会从传统汽车向新能源汽车彻底转型。

如今,2020已经过半。据吉利发布的2019年销量数据来看,其全年销售汽车超过136万辆,位居中国品牌销量第一,但新能源汽车销量仅为11.3万辆,占比不足10%。

上半年,吉利新能源总计销量18020辆,占上半年总销量的3.4%。值得注意的是,即便是这可怜的数值,还有一部分是被吉利自家的“曹操专车”等网约车平台和渠道内部消耗。

对外,吉利是销冠,是一哥。对内,“蓝色吉利行动”失败。

犹记去年4月11日晚吉利在新加坡的全新新能源几何品牌的全球发布会,其首款车型几何A更是号称“东半球最好的电动车”。

用“雷声大雨点小”形容几何A再合适不过,其”油改电”和帝豪系列“换标换壳的出身也备受消费者争议。数据显示,2019年吉利几何A的累计销量为1.2万辆,对标车型广汽新能源Aion?S的销量为3.2万辆。

而结合2020上半年的销量情况来看,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几何A上半年销量不及Aion?S的十分之一。

这或许也是郑状出走的直接原因,总得有人要为后果扛单。

事实上,在纯电方面吉利的新车型推出较为缓慢。吉利新能源2015年推出帝豪EV车型,沉寂两年,2018年帝豪GSe上市,两款车型均为“油改电”。几何的GE平台,事实上也不是一个从头打造的全新纯电平台。

诞生于吉利GE2.0纯电专属平台的几何C,将于此月上市。在几何A市场反响平平之后,这款新车也将是重新检验几何汽车市场度的重要车型。

变相裁员何去何从

还记得从2017年以来吉利汽车疯狂招人的故事吗?那时候,因规模扩张野望带来了人才缺口,吉利汽车把招聘发到中国一汽、长城汽车、神龙公司,甚至是国际零部件集团。

坐落于盐城的现代摩比斯曾在2017年5月透露,吉利以更高薪水挖走了一个团队。

这几年,吉利杭州湾研发总院团队迅速扩充至8000人以上。吉利全球建立4大研发中心,分别是杭州、宁波、瑞典哥德堡和英国考文垂,在上海、哥德堡、巴塞罗那、加利福尼亚又部署4大造型中心,研发工程技术总人员达2万人。

非官方渠道统计,吉利全球员工已达到12万人。横向数据里,中国一汽2019年总员工数为14.2万人,后者体量在去年近350万辆。即便如此,后者也常常被指称人员冗杂。

但是,对于吉利,即使有着如此庞大的人员体系,疫情横肆当下,各大车企降薪裁员引起行业震荡之时,吉利汽车“不裁员,不减薪”宣言还是赢得一片好评。

但故事的走向总不是那么完美。

近期,有关吉利汽车被称变相裁员话题发酵。知乎上,有多位人士透露,吉利汽车将原有2521业绩考核机制升级为2422,其中有20%员工将被评为C级,认定能力不胜任岗位,或派驻一线或进行无意义的培训,有称之为“蓝海”,称之为变相裁员。

这几年,你总能在不同地方看到吉利不同身影,它被谈论“水军”存在,它卷入过“黑公关”,它和威马打过官司,它也出现在武汉疫情救助一线,它联袂杭州亚运会,它准备发射卫星进入太空……无论主角还是配角,它似乎占得很满,出现在媒体头条。

这正常吗?不免有些急功近利。

现在的问题是被指称“变相裁员”将何去何从?又为何出现这样的麻烦局面?

或许我们要追至20200战略——那个高歌猛进之后继续扩张的野望。

20200战略野望的失利

2016年11月5日,在吉利控股集团创业30周年庆典晚会上,吉利汽车集团正式发布了“吉利汽车20200战略”:吉利汽车集团到2020年实现年产销200万辆目标,进入全球汽车企业前十强,同时成为最具竞争力和受人尊敬的中国汽车品牌。

就目前来看,完成这一目标显然已是奢望。

据统计,2019全年吉利品牌含领克总计销售136万辆,今年上半年,总销量为530446辆,仅完成了年初制定全年141万辆销量目标的38%,距离其战略目标200万销量更是相差甚远。

于是,吉利汽车不得不将200万辆的销量目标推迟了5年。吉利汽车将此归咎为“中国及世界汽车市场发生了不小的变化”。2014年,长期保持稳键的吉利汽车遭遇史上第一次销量滑铁卢。2014年吉利汽车乘用车累计销售42.58万辆,较2013年同比下滑22.5%。销量直接跌回四年前的水平,即低于2011年水平。

在“20200战略”中,还有一个数据也应该被重点关注:吉利汽车规划在2020年达成1750家经销商规模。

目前可查到的数量来看,截至2018年2月底,吉利汽车在全国的经销商总数为868家。这意味着到今年年底,三年的时间经销商数量需翻一倍,这多少也有些天方夜谭。

这些年里,吉利汽车几乎没有停下扩产脚步。从浙江台州、宁波,到中部的成都基地,向北而行的陕西宝鸡、张家口基地,吉利汽车纵横捭阖之间,纷纷落子。

据不完全统计,吉利汽车整车产能已超过240万辆。从第一个台州临海基地开始,吉利在过去二十年时间里,前前后后建设不少于20家整车工厂,总产能或高达300万辆。

相比于2019全年吉利品牌含领克136万的年销量,产能利用率并不高。

据吉利汽车2019年年报显示,只涉及吉利标车型生产的规划产能已达到210万辆,照2020年141万辆的销量目标,其产能使用率也为70%。这在行业内也不是一个安全的数据。

最后

有人说,吉利的发展踩过所有坑,其优秀在于迅速意识到不足并调整,从坑里走出,比如冒然出击高端、多品牌战略。但这一次站在150万辆这个全然不同规模,全球市场下行,又有疫情突袭的情况下,风又会往何处吹?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大众朗逸和丰田卡罗拉哪个更值得买?

7月份之前,岚图品牌正式发布,两个月后的今天,岚图发布首款量产概念车iFree,明年以其为原型的量产车投产上市。今天,我们@皆电?参与了岚图汽车的CEO兼CTO?卢放、CBO?雷新的群访。

贺磊:我问一下卢放总,刚才介绍的时候说岚图汽车的全名中还有一个“科技”,这说明岚图本身是以技术立身的。对于增程路线,前段时间理想和大众的CEO也发生了争执,我看您在知乎上也有一些回应和反馈,这条路线到底是怎么看的?未来我们车的技术路线的选择,是怎样一个情况?

卢放:简单说一下我对车的一些了解,或者说我们对一些判断吧,供大家探讨。

就是说我们判断,从目前中国行业角度来讲,从法律法规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讲,对于燃油车未来发展不是特别有利的。以前燃油车追求大排量的发动机,现在随着国家对于排放的限制、对于油耗要求的限制,现在2.0T都算大排量了,普遍都是1.5T、1.2T,甚至还有1.0T三缸机,这个是国家法律法规环境的要求下,车适应法律法规的必然选择,内燃机的排量在往小了走。

(CEO兼CTO?卢放)

但对于消费者来说,一开始买个小车,换车肯定想换个大车,要满足更多需求。但大车带来的是什么需求?高动力性的要求,比如更大的功率和更大的扭矩,才能带动更大的车。

从这个角度来讲,这实际上是一个矛盾,那这个问题,我们消费升级也好、对车的需求也好,我们需要大车,大车必然是大马力、大扭矩,怎么解决呢?

我觉得纯电动车是很好的办法,我们现在做大功率电机,200多千瓦的大电机来满足需求。那么从这个角度我们判断,用电驱动是一条很好的路径,既满足买大车的需求,又能很好的解决法律法规限制的油耗问题。

那从这个角度来讲,纯电驱动的车是未来的一个方向。

但从使用纯电车的角度来讲,我们也做过研究,目前来说,充电可能还是有点难度的,虽然我想国家在未来几年,“十四五”也好“十五五”也好,在补充电桩,但现实来讲,很多人不具备充电条件,无论是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很多人家不具备充电条件。

作为企业来讲,我们是要解决用户使用车的问题,我们在想,如果你拥有纯电动车,我们给你提供纯电的;你没有充电桩,那我们提供增程方案。

目前来说,我认为增程电动是一个比较好的过渡方案,我既要满足纯电驱动大车的需求,而且解决充电难的问题。同时又给你带来纯电驱动的体验,拥有一个很大、动力性很强、操纵性很好的车。

另外一个角度讲,用增程电动的车并不是像某些人说得很浪费能源,只要你策略做得好,也可以做到很省油。

贺磊:我们的路线方案会不会有侧重?还是说会并举?因为目前用户反馈来看,这两条路线的实际购买者,我们的沟通和讨论中间,它其实是有点对立的,增程的人看不起纯电、纯电的人又看不起增程,这两种用户的购买和交流中,实际上是有一些互相之间的对立的,我们如果是两条路线并举,我在想,我们有没有先后顺序?

卢放:本质上来讲,我觉得都是电动车,只不过有的电动车可能用充电桩,有的是来自增程器。所以从我的角度来讲,我认为我们首先要给用户提供一个智能、纯电驱动的车。

有充电桩和没有充电桩的肯定是两伙人,我觉得这两个人群本来就是不同的群体。但我倒觉得,我们给不同的群体提供纯智能、纯电驱动、大型的车,这是我们最核心的目的。

张敏:卢总,我看岚图作为东风旗下新的品牌,我们是一个什么样的品牌调性?因为我们现在提到蔚来,会想到用户运营,会觉得很酷,很有科技感,我们现在也在打造科技感、智能化,但其实现在各家车企都在做这块,同质化还是比较严重的,我们如何来打一个差异化?

卢放:咱们探讨这个问题,前段时间我在思考这个问题,现在大家都在讲千人千面,但你从手机来讲,虽然说千人千面,你发现手机上都是一样的,都会有微信、有抖音、有支付宝、淘宝,提供的服务还基本都是一样的。

我们在讲汽车的智能化,智能化往往给我们带来的一个结果,我们希望做到千人千面,但往往又做到了趋同。但竞争环境永远是这样的:当你发现一个需求之后,可能马上别人也会发现,然后共同去满足。所以想做得比别人好,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比别人做得快,我们要比别人更早的发现并满足用户的需求。

那怎么去做?实际上你要从技术手段,面向服务目标转型架构,能够快速去做。例如,我们总提特斯拉的总体架构,提蔚来的架构,或者说比大众的传统架构,可能改一个功能、改一个服务,要联系N多控制器的厂家,做很多测试和协调,把信号一顿改,改完之后可能一年、半年过去了,时间很长。

但未来的话,面向服务,我可能调那几个服务,就可以很快的做完。这里面是基于什么?基于技术。所以今天我们推了ESSA原生智能电动架构,我们是智能的,我们未来要做的终端计算网端,基于云端的人工智能,包括数字化营销系统,我们大量集和分析用户的需求。

我们做这套东西的目的是啥?就是为了比别人稍微快一点,我觉得未来真正的差异就是谁快,你比别人快一点,你能够更好的服务你的用户,那么你就成功了。当然这一定要以我们的技术为基础,我们要把底子打好,才能快速识别和应对。

为什么我们在讲是科技公司?因为我要做这个东西,我要通过科技的手段,更快、更好的去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服务。

最后我觉得服务肯定会变成同质化的,我们希望千人千面,就希望变得比别人早一点。

张敏:那您想给用户呈现出来什么样的调性?打比方,手机,像苹果、小米、华为,都会给用户带来调性。我们的岚图想给用户带来什么样的调性?怎么想的?可能最终呈现的和预设的也有出入,但现在是怎么样的考量和考虑?

卢放:以我们的品牌理念来说,我们讲“淡、静、雅”,这三个字讲更多的是生活品质的事,跟我们的目标群体新中坚力量的个性特质相符合。

所以说我们在品牌上,设计的这个叫哲学也好,态度也好,“淡、静、雅”意味着“淡薄明智、宁静致远、简约儒雅”,是我们希望传递的生活态势。我们希望在品牌设计上,或者在整个产品设计上,包括未来,包括后续我们提供服务也好,我们真正能够做到这样一个格局或者格调,这个确实是我们现在也在追求的。

张敏:前段时间广汽未来出来讲“决裂”,岚图是东风旗下的新品牌,是否也要跟原来的那套体系去做决裂?

卢放:决裂,我们不决裂,我们很决绝的要做高端的新能源车。我们是车,车还是交通工具,我们只是在交通工具的基础上,更多的去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智能网联、自动驾驶的需求,但我们还是要解决最根本的问题是把人从A点安全的运到B点,这是车的本质功能,这是不会变的。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我们要决裂的是旧的思想,我们要和旧的思想做斗争。但我们还是要把车,汽车工具,怎么能够让它,怎么把它变得更好,怎么变成我们生活的伴侣,怎么把它变成我们生活的第三空间,怎么变成和我们共同生长的伙伴?我觉得我们在做这件事情。

所以在这里面,从我们的角度来讲,我们岚图和东风什么关系?我们也是借鉴了,或者是东风给我们赋能,比如说人才、资金、技术等等。同时我们的很多能力也是来自于市场,来自于我们行业里的其它的一些合作伙伴过程合伙的供应链,我们还有很多来自于我们的竞争对手给我们提供的人才。

我们肯定会最大限度的去融合行业里最优质的、人才,为用户提供未来行业里最优质的服务、最优质的产品。

我倒觉得,我们一直思考的是怎么大家能够团结起来?能够形成一股合力,能够把用户的需求,最快、最大化的满足,这是我们正在做的一些想法和行动。

王训魁:我想接着问一下,两条路线的问题。因为我们是电动架构嘛,那增程和纯电,它是不是在本质上是有一些冲突的?比如增程的在前期研发投入上,油电需要配合更多一些,反过来,纯电这条路,要主打高端的话,我们有没有确定?或者发展咱们自己的招商网络?因为这可能是对用户比较好的一个体现。

所以这两条路线,虽然共享的东西比较多,但它俩会不会有所重合?您怎么理解这件事情?

卢放:我们讲的,我们的车在本质上还是纯电驱动的车。但确实,在一个车里面也把纯电的东西,加上增程细节的东西融合的话,车会变得异常复杂,这确实是客观事实。然后开发的工作量乘以2,所有跟动力相关的,跟驱动相关的。包括像您刚才将的,纯电的一些设备,我们也在思考。

王训魁:未来咱们会有细化吗?或者是说提供更好的一些充电服务?因为我理解研发是一块比较大的投入,那充电网络可能未来也是一块比较大的投入,这个咱们会有这样的吗?

雷新:在充电这里有两个,应该说相当于前面谈到的,我觉得现阶段对于所有的新能源汽车,包括新能源企业,大家交流非常多,现在来讲,总体来讲,市占率来讲,新能源车也是4%点几,5%还不到,在一个起步期。

(CBO?雷新)

反而在这个时候,所有的新能源企业在讨论怎么形成合力,来快速推动电动文化和电动车的结合度。包括在上,只要不是车的独占性、独特性的,更多的做协同。

当然了,在充电来讲,在未来的发展肯定是以国家,新基建的投资。

从我们自身来讲,聚焦的还是在一些保有量比较高、而且普及高的情况来讲,除了常规的大家随车的这种私装之外,在我们服务网络的公共充电,包括可能在用户的目的地,我们肯定会做一些自己的投入,希望行业里的大家共同协同,让电动车文化发展起来。

欧阳晨:对于新能源,你的对手是谁?

雷新:对我们来讲,第一,我们主要的市场,是主流燃油车,而不是去跟理想或者蔚来,在非常小的蛋糕里面大家去争抢,这是我们现阶段所有新能源企业共同的责任。

第二个来讲,用户的担忧,我们在现在,从技术解决路线来讲,我们提供了电动和增程两种解决方案,我们希望让用户有更好的选择。但具体车型来讲,包括刚才贺老师也谈到可能有相应的担心,那我们需要做一些更进一步的沟通,包括听到用户的反馈。

欧阳晨:对,我们现在发现增程的用户和纯电的用户,其实蛮对立的。

卢放:但我觉得可能吧,我们讲的是电驱动,用电来驱动这款车,也是阶段性的第一个目的。

刚才雷总也在讲,未来车在往电动化在转,刚才我们也在讨论这个问题,我们从燃油车市场,把燃油车市场转化为电驱动的用户,当然这不仅仅是岚图一个企业能做到的,我们希望联合更多的电动车企业,我们来做这个事情,改变这样的文化,普及大家改变这样的习惯,慢慢的用燃油车转向电动车。

我觉得电驱动的车,是我们最核心的一个。

但我们目前还拥有过渡性方案,因为我们用户需求并不是每个人家都有充电桩,那我们需要从方案来转变它,因为我觉得大趋势一定是纯电动。

贺磊:我们实际上都不认为,岚图有具备同时有增程和纯电动推向市场的这样一个可能、可行性,我们是这么认为的,它是基于几个原因。

第一个是品牌,我们最早提出来“零焦虑”的一个电动品牌,包括我们自己品牌第一次露在大家面前,我是什么性格、我是什么人、我是什么调性、我是什么品性,很清晰的,如果我们既是增程,又是纯电,同时在一台车上面提供,我觉得很有可能是那个纯电的工作。但实际上我们品牌形象,同时我们自己的整个销售和服务体系会变得异常复杂,为什么?我们有一些是征程,有一些是纯电的。

对大家来说的话,大家更重视的是智能化,我充电的形式没有加充,我也可以用智能充电桩,现在买电动车的人并不是家里都有充电桩,买电动车大量的是家里没有充电桩的这些人,他为了什么?为了智能化,就买了这个特斯拉这样的车型。

雷新:这是品牌策略和营销策略的问题。因为的确来讲,当然我们讨论品牌的标签和产品的标签,增程和电动,是一个标签。可能在上面,核心来讲,还是新能源车,首先新能源的标签,它是不割裂的。

第二个,电驱动,也是一个标签,这是一致的,但会不会对用户来讲,增程和电驱,会作为一个非常非常重要的标签,甚至讲对于一个品牌,甚至产生一种混淆我们相互的这种抵消。

听了很多,包括媒体老师讲到,贺磊老师我们交流比较多,这个现在还是在做的,想做更进一步的探讨,特别是跟消费者这块。

有两个,一个是消费者认知角度,最核心里讲,用户对于高端新能源车、高端电动车的核心,还不是在于新能源的属性,而是智能化和网联化。

最新来讲,我觉得还是智能化和网联化的特性,再就是新能源的属性,这是跟传统油车最大的一种差异。

欧阳晨:因为纯电车不是一个产品的问题,更多的是一个体系的问题。所以刚才问到超充、问到服务体系,因为你们要对整体的产品,打造一整套体系,包括售后,包括超换电这个体系,你必须考虑,否则你就很难在长期占到一个,就是很有标识的一部分。

张敏:这是我们大家都关注的点,所以我才会问调性是什么?而且您刚才提到的电驱动,对于用户来说,他不关心你是不是电驱动,他就觉得去加油也可以跑,就没有续航的压力。如果是纯电,那就是电动车嘛,这是两块完全不一样的领域,包括用户的运营、用户体系的建设。

卢放:我刚才讲,增程也好,纯电也好,它本质上是电驱动的车,电驱动的车天然的就具备智能化的基因。增程器只是提供了一个不同的能源供给方式。

我们现在讲,我们是用内燃机作为增程器,没准什么时候我们用氢燃料电机做增程器,这并不矛盾,并不是说我用增程的车我就不智能了,它还是用电来驱动的一款车,只是能源的补给方式不同而已,这没准也是我们需要去改变市场和改变用户认知的事情,没准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我们岚图去做的,我们会贡献力量。

并不是只有纯电的车才具有智能化的基因,提供智能化服务。并不是只有纯电的车才需要提供充电网络,增程式的车也一样需要网络,需要充电,需要快充。増程式只是能源的提供方案,或者过渡方案。増程式能切实解决一些用户的需求,也确实有些用户想买这样的一台车。

3、岚图成立有两年,如何顶住传统企业、造车新势力以及合资品牌所带来的压力?

雷新:电动化是国家的战略,对岚图这在本质上是最大的推动力。

增程式在造车智能化、网联化的趋势下,有天生的优势和使用土壤。从产品和技术角度来看,也为我们提供了非常好的窗口。

在数字化时代,消费者对用车体验的需求更多元,对服务更看重。岚图把消费者贯穿用车全生命周期的需求,通过线上和线下做非常好的无缝链接,能够直达客户,并通过他们的需求快速反应。这也让岚图的造车与用户需求直接相联。

王科:今天也跟别的企业探讨用户连接。那么这个连接能不能说细致一点?有没有一些具体的规划?咱们有没有一些能提到连接点的这种,或者是亮点?

雷新:蔚来在用户关系的塑造做了非常好的尝试。但我感觉在这个之外,还可以通过更多数字化的手段,做到用户的所有问题,所有的触点,都可以一一对应。只要有任何的需求,都可以第一时间送达平台。

汽车已经变成了第三空间,大家每天在车上的驾驶时间已经非常长,在第三空间里,怎么更好的和用户链接,做主动式的高端服务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我们也愿意跟全价值链合作伙伴,构建一个完整的用车的、全生命周期的生态系统,给用户提供更多可能,而且是更符合他们预期的体验。

马连华:以前说高端,说价格高一点,甚至豪华一点。但现在这个时代,高端含义好像有些变化,像特斯拉价格也很低,好像也是高端车。那咱们岚图打造的高端车,咱们理解的高端包含哪些要素?

雷新:我觉得还是说消费者怎么看高端?消费者对于高端车和高端品牌的理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以前大家一说高端车,必须是3.0以上,甚至是4.5、5.0的动力,变速箱9AT、10AT。的确售价也是相对比较高的。另外,品牌的历史,4S店的高大上,也是以前消费者对高端的认知。

现在来讲,80后、90后成为消费主体,他们生活在网联化时代,最关心的:第一,品牌的科技含量、互联网科技属性,以及品牌圈层,或者说某种尊重或者认可,这个变得越来越重要。特别是在智能化和网联化的属性下,这对消费者越来越重要。

服务。这种服务除了传统的售后服务,包括高规格的接待之外,更重要的是形成的互动,构成品牌和客户持续互动的关系。包括利用网联化,带给客户与众不同的体验。这对80后、90后的年轻消费者,变得越来越重要。

这也是为什么说,对于现在新的高端电动品牌,大家寄予比较高的希望。我觉得这两个方向提供的发展窗口,有利于新品牌塑造高端形象。

高端是消费者定义的,消费者在变,高端的定义也在变。

马连华:我的理解,一个是科技属性比较强,第二是全生命周期的体验。那也就是说岚图打造高端电动车,也是主要从这两个点入手。

雷新:这是我们最主要的方向。具体实现可能需要大量的投入,但我们肯定坚定不移的去做。

马连华:那仅科技属性这一项,仅智能化这一项,就是自动驾驶这一块,我觉得传统式企业也做了很多年,特斯拉也研发很多年了,现在全球领先。那在科技属性这块,咱们岚图技术、布局方面,有什么样的规划?如何打造成领先?

卢放:关于整车,我们现在讲“五化”。从这个角度讲岚图未来要做很多的工作,其实我们现在也正在做。这里面含着很多的科技,也需要大量的智慧,需要很多的技术。

另外,我们认为智能化有很多方面,自动驾驶或者高级驾驶也好,只是其中的一块。我们未来讲得更多的是车和云的协同,通过后台AI也好、大数据也好,来分析判断用户的需求。可以通过驾驶习惯,不断的提升用车体验,让车更适合用户。或者针对生活场景,去服务于用户,以用户使用场景定义汽车。

从我们交第一台车给用户,我们跟用户的关系也才刚刚开始,我们会在全生命周期里给用户提供更完善的解决方案。未来我们可能不仅仅是一家制造公司,而是一家“制造+服务”的公司。未来我们更强调服务的属性,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然这样的服务一定是基于我们的技术,刚才我们讲的车本身的技术,和未来我们云端的技术。这是我们未来很长一段时间的追求。

方卓远:我们可以看到,在关联杠杆这一块,有很好的政策,包括服务企业、充电模式,产业链合作方面等,它是政企关系、投资者关系,还有一些供应商关系。你们对这个主要的战略方向是怎么看的?

或者说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侧重点。特斯拉不用说了,那蔚来为了扩大自己跟上游的影响力,它做了换电模式,在短期跑出来的新势力,也都是因为有关联方的,给关联方非常好的感知,才能够活下来。

也包括前几天的领克,它是作为非常好的软件平台和用户平台的提供者。那这方面你们有没有什么考虑?我们要占那个坑?

卢放:你刚才说的坑也好或者位也好,我觉得是我们事后去评判,去归纳总结。对我们目前来说,岚图还是希望不要给用户产生太多的焦虑,我们的核心还是零焦虑。

我觉得零焦虑里,我们希望给用户至少用车的过程中,不要有太多的焦虑。如果我们要做这件事情的话,背后不仅仅是技术来支撑,更多的是服务来支撑。从另一个角度讲,我们不是传统的制造型的企业了,或者说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生产车,然后卖给经销商,ToB结束。我们更多的是面向用户关系,我们和用户有很多直接的沟通和直接的联系。

从这个角度讲,我们想直接触达用户,与用户沟通,提品和零焦虑的服务。实际上,我们已经有一些用户开始参与到车的相关的活动当中来,已经开始在做这件事情。

张敏:现在科创板挺火的,像吉利在科创板上市,因为现在不是说,蔚来、小鹏已经在美国上市了,在新品牌的格局已经形成了,我们岚图也算新品牌,我们在科创板,有没有这个?然后我们是怎么看现在大家都去往科创板上市去冲刺?

因为上市之后,可能会给用户,或者给行业的感觉,企业好像是死不了了,能长期的发展下去。

卢放:这个上不上市的事情,我们以后再谈,今天不谈这个话题。但对于一个企业是不是长期的存在,我觉得这是很重要的一个话题。

因为一个企业能否长期存在,才能决定是否能够给用户提供长期的持久的这样的一个服务。岚图有央企背景,体量比较大,规模也比较大,行业社会影响力也比较大。从这个角度来讲,与其他一些车企相比,我们是能够为用户提供持续的、稳定的零焦虑服务。

张敏:因为用户需要安全感,尤其是对新品牌。

卢放:解除用户的几大焦虑里,我们提了这么一条(可持续发展),不知道大家注没注意。我们当时确实考虑过这个问题,谢谢你又提醒了我们,我们还得继续努力。

张硕:大家问得都差不多了。我稍微谈一点,专供纯电动路线,好像很多家企业在专攻这种路线的时候,它的方案是会给用户建网络,建充电站。

然后另外一个我比较关注的话题,就是刚才讲的高端路线,咱们这边定位也是高端嘛,然后很多的新势力都是定位这块,那我想知道岚图和其它的品牌相比的话,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雷新:这个可能要非常细的展开,才能完全回答你的问题。我觉得由于路线确定之后,确定的这种,包括你的技术实力,能不能形成新的差异化?这个我觉得尤其重要,这是第一件事。

我们现在围绕的是,零焦虑、高端、智能、电动。那在智能,刚才卢总也解释了,智能不仅仅包括自动驾驶,包括云舱,快速的响应,从这块来讲,我觉得这是一个小的差异点。但未来,我觉得电动汽车产品差异化会不那么好做,也会变得越来越同质化。但我们还是坚信,在电动所带来的驾乘体验和智能网联基础上,电动汽车将带来更多的市场机会。

再一点,在未来产品趋于同质化的趋势下,用户的服务和体验是我们打造高端和差异化的重要发力点。蔚来实际上是做了这么一种模式,但这种模式,大家想复制也是非常难。所以各个品牌怎么利用自己独有的,用快速的方式,在产品一上市的时候,就给用户留下非常深的印象,有非常强的认可度和联系很重要。

张硕:蔚来的运营模式,已经深入人心,就是运营的特性做得特别好,我们作为一个新品想超越的话,有很多的问号,我们如何超越蔚来?

雷新:在中国,很多车企的学习能力非常强,第二,你要靠自己做创新。

岚图还在品牌初创期,北京车展是一个重要的里程碑。我们的产品、我们的技术,第一次跟终端的消费者见面。我们要更多的利用数字化手段,利用所有的线上和线下的触点去共创产品。而线下,车展是一种方式,体验中心也是一种方式。未来,我们将打通线上线下,形成无缝连接的体验,从用户那得到反馈,帮助推动我们产品的快速迭代。

张敏:我有个提议,刚才大家讨论好多关于增程还是纯电动的之争。我们是否可以借助现在的车展,做个投票活动,让用户去选,到底想要增程车还是电动车,他们对岚图的期待是什么?同时出来的,我觉得可以做一个,让用户来选择。

卢放:没错,也是我们接下来的工作。

马连华:这个问题,我个人理解,四种动力,四分天下,纯电动汽车,还有插混,还有普通的混动,那油车呢,我觉得加上电,或者是弱混,或者是强混。中国市场这么大,肯定每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它的需求客户,那么要不要做这两种动力总成?我觉得主要看咱们的。同时把两个细分市场都做好,还是先做一个?

雷新:从讲我们是没有问题,我们愿意做,给用户提供比较务实的解决方案。

马连华:我觉得也可以双管齐下。一般在城市,其实用户需要一个续航超过100甚至200公里的插混,那这样的话,这个产品是有需求的,但现在买不到。再说到电动汽车的竞争,已经很同质化了,百公里加速都能达到五秒,已经进入了电动时代,它不是在竞争电驱动,而是在竞争智能化,这才是根本。我觉得岚图要做高端的话,就是,在这个智能网联这一块达到领先,才是最关键的。

张敏:雷总,我想问一下,在东风这个央企的赋能下,我们做一个高端的品牌,有什么利弊?

雷新:第一,东风为我们提供了很多优势。东风的造车经验积淀、品质保障、供应链等都是对岚图打造高端、打造“零焦虑”能力的帮助,这是非常正面积极的。

第二、岚图是独立运营,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事业单元、单独的品牌,单独的机制来驱动的。我们能更多的借鉴互联网企业的体制和机制,快速与用户沟通交流,构建更优质、差异化的服务,这对我们打造高端很有帮助。

从现在的大环境来讲,消费者对于中国品牌,包括中国品牌的自主突破,包括研发实体产品的升级,这个信心越来越高。我觉得这都是我们岚图发展的信心所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fcev是什么汽车

朗逸和卡罗拉之间的对比真的可以说是一个千年难题了,因为每一代的朗逸都会被拿来跟卡罗拉进行对比,而且这两款车型对比起来真的可以说是不相上下,只是朗逸和卡罗拉的特点不同,所以要说哪一款更好是比较难的,不过这一代的朗逸肯定要比卡罗拉更好啊,毕竟朗逸刚刚换代呢,卡罗拉都还是老款的。

(上图为大众朗逸)

(上图为丰田卡罗拉)

光从外观来说,我觉得朗逸就要比卡罗拉高了一个档次,新款的朗逸用了大众最新的家族式设计风格,整个车的外观都变得更加年轻时尚了,车头部分还用了很多富有肌肉感的线条,看起来非常大气,而卡罗拉的样子已经很久没有变过了,看多了就容易审美疲劳,而且卡罗拉的外观还真的有点过时了。

(上图为大众朗逸内饰)

(上图为丰田卡罗拉内饰)

坐进新款朗逸的车内,会更加觉得比卡罗拉高了一个档次,新款朗逸的内饰比较简约时尚,卡罗拉的内饰质感真的比较差,而且还是不对称的造型,看着会觉得有点奇怪,朗逸在科技配置方面也要比卡罗拉更加丰富,卡罗拉的内饰也有点跟不上时代的感觉。

(上图为大众朗逸发动机)

朗逸在动力方面的水平也要比卡罗拉更好一些,卡罗拉只有1.2T和1.6L两款发动机,自动挡车型的变速箱的CVT的,整个动力表现真的是比较一般了,但是朗逸有1.4T的发动机,而且变速箱是7速双离合的,朗逸的发动机马力更大,双离合变速箱的换挡更加迅速,所以朗逸开起来要比卡罗拉轻快很多,德系车的驾驶质感也更好,两款车的油耗是差不多的。

新能源专业发展趋势?

太平洋汽车网fcev是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就是所谓的氢动力汽车,在汽车上添加氢气并且通过燃烧来产生电能,然后驱动电动机工作,燃料电池电动汽车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从而利用电力驱动的车辆,它是通过电池直接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利用电动机驱动,而不是利用燃料的燃烧过程产生的能量,其能量转换效率较内燃机要高。

EV:是纯电动驱动汽车,就是以电动机驱动汽车前进。

HEV:是现在最常见的混动汽车,其工作方式就是电机加传统发动机共同驱动。

REEV:是增程式电动汽车的代号,这种电动车内部装配了一台发电机,通过增程器让汽油为发电机提供能量,产生电力后输送给电动机FCEV:意思为燃料电池电动汽车,就是所谓的氢动力汽车,在汽车上添加氢气并且通过燃烧来产生电能,然后驱动电动机工作的技术。

PHEV:是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使用电能、汽油转化等动能驱动,具有电动机与发动机。

如何选择要看个人的需求,如果对远程出行没有特别大的需要,买新能源纯电车是不错的选择。

纯电动车的优点与缺点:电动车的优点:

(1)经济省钱。电动车在续航历程差不多的情况下,充满电,一次也就不过70块,且因为机械结构简单,养护费用也要少一大截。

电动车的缺点:

(1)因受制于电池技术的发展,现在电动汽车的普遍续航里程不高,大多低于400公里且充电不如加油方便。

(2)电池的衰竭问题也不容忽视,往往几年后电池容量只有购买时的五六成。这也是导致二手新能源车保值率低的最大原因。

未来的趋势将会向纯电动车倾斜,近几年很多公司建设了大量的充电站,其中延长壳牌践行能源零售企业的担当,深入探索、统筹布局。

延长壳牌公司目前已在西安、河南开业25座充电站,拥有508把直流快充枪,并在站内配备了休息室、洗车等设施,为顾客提供便捷、可靠、安全、绿色的充电环境和服务。

之后还会加大投入,在主要城市发展具有一定规模网络效应的充电业务。也请各位电动车车主多多关注我们吧!如果想要节省费用开支,并且对远程出行没有特别大的需求,电动车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延长壳牌为大家准备了知乎专享大礼包,赶快领取吧!

戳下方链接,注册成为智享汇会员,可领取70元加油礼包!

也别忘了给我点个赞,这对我来说很重要啦!也可以关注我@延长壳牌加油站收获第一手品牌活(优)动(惠)、更多澎湃、爱车驾驶壳知识?

(图/文/摄:太平洋汽车网问答叫兽)

新能源汽车冬天不开空调百公里17度电正常吗

现在新能源是当前比较火热的专业,就业方向也是比较宽的。

1、太阳能太阳能(000591)具有环保,效率高无枯竭危险的特性,在使用上对地理位置要求较低,因此我国光伏发电市场发展快速。

2、生物质能生物质能源是近几年来发展快速的能源领域。其低污染性,分布广泛性,并且总量丰富,使得它具有广泛的应用性。生物质能源在利用上目前仍以直接燃烧为主。

3、风能风能由于受地理位置限制和对面积要求较高,其应用没有太阳能和生物质能广泛。但风能发电成本低,在条件优厚的地区风能发电成为当地发展新能源产业的一有利模式。

4、核能核能尽管不是可再生,但核能干净,无污染,几乎零排放的特征让核能发电在能量利用上颇受关注。目前我国正在运营的核电站13个,共22台机组。核电行业技术要求高,具备一级生产资质的企业少。

市场主流的新能源汽车类型:

1、新能源包括混合动力汽车:用燃油和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目前各大品牌基本都有此类车型,比如:奔驰S400、宝马5系等,这些混动车辆都会标有Hybrid字样。

2、纯电动汽车:此款车完全脱离了燃油,完全靠电作为驱动原料的混合动力。

3、燃料电池汽车:这款车也是电池车,是一种氢氧混合燃料电池,您可以快速将电池燃料灌满,无需充电等待。

4、氢能源动力汽车:此款车也完全脱离了燃油,利用氢能源替代了燃料。

5、太阳能汽车:这款车大家比较容易理解,通过太阳能电池板,转化成电能来驱动车辆。

为什么知乎上很多都是在黑比亚迪的电池技术?

持续降温的寒冬让新能源汽车主们感到焦虑。

进入12月下旬,上海早晚的气温保持在10度以下,郑伟和他的荣威e950开在了上班路上,这辆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迅速从60km滑落到40km。郑伟不得不陷入“里程焦虑”。

与荣威类似,比亚迪、北汽、小鹏等新能源汽车车主也有着同样的经历,更有甚者,经历了“开20km,掉50km”的状况。

在寒冬中开起车内空调时,新能源汽车掉电的速度超乎车主的想象。

知乎上一位江淮iEV5的车主抱怨,北京大降温,车辆的里程折损也过半,他经常冒着寒风跑充电站一天一充,开车还不敢一直开空调;而他朋友北汽EV150在0°以下只能跑20km,自从去年撂在路上2次后,家人都抢着开家里的油车。

根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旗下品牌EV-TEST的测评数据,在低温续航缩水排名中,缩水最少是比亚迪秦EV,低温206公里,常温284公里,缩水27%;众泰E200以93%的续航缩水率垫底,159公里的常温续航,在零下7°的低温环境下,只能行驶11km。

新能源汽车在常温、高温、低温下的各项续航里程,来源于EV-TEST

寒冷的气温正在考验着这个城市里每一辆新能源汽车的实力、每一位车主的耐心。但这只是冰山一角,电池续航能力之外,充电站分布不合理,车辆充电时间长等问题也困扰着车主,部分新能源汽车还存在安全隐患。

新能源汽车领域技术专家郑雪伦认为,目前新能源汽车厂商和企业正在面临成本、技术等问题,其中爆炸、续航能力和取热等安全技术问题比较明显。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目前仅为2%,中国渗透率约为4%。

今年10月16日,小鹏汽车董事长何小鹏在社交媒体公开表示,中国新能源汽车卖给真实消费者的大概只有十几万辆,和特斯拉今年前三季度在美国的销量“相差无几”。

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传统内燃机汽车仍然会占据主流地位,新能源汽车想要更流行,先要提高自身的实力。

1

车主们的里程焦虑

2016年3月,北汽新能源获得第一张新能源汽车生产资质,随着补贴政策的利好,也诞生了第一批吃螃蟹的车主。

郑伟还记得,几年前,他第一次去4S店了解时,国内只有北汽、比亚迪等少量品牌可供挑选,很多车企还没有大规模生产,且雷声大雨点小。

为了一张沪牌,他买了一辆荣威e950,是一辆油电混动的新能源汽车。

把它当作传统燃油车开,是郑伟的第一反应。在最开始半年,郑伟没有给车充过电,他对新能源汽车并不了解,当油车跑似乎更为方便。

后来郑伟才真正了解到,续航和充电上的“硬伤”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问题。荣威e950在当时的价格是近30万,但续航却只有60km。

郑伟回忆,在家里的慢充充电桩上,车一晚上充4、5个小时才能充满,却只能跑很短的距离。

新能源汽车在充电

他联想到燃油车一箱油可以跑400km以上,觉得新能源汽车“跑个50公里就要充电是很麻烦的事情,如果开空调,可能只能跑40公里。”

至于续航里程的衰减,主要是出于电池性能的不足,一位新能源汽车的车主提到,车只开了一年,本来续航里程100km,实际只能开20km,期间,他换了4块电池。

等到冬天情况则更差,在纯电电动车空调耗电量大的情况下,锂电池产电能力下降了,产生的电流不足以支撑用电,且自身电池管理能力不足,恒温功能受到了气温影响,更加影响续航。

奇瑞EQ1的车主汪超告诉连线Insight,冬天开空调的时候,原本150公里的续航,就只剩下不到100公里,“心里发慌,根本不敢开长途。”

特斯拉车主姚睿提到,他在网上看到特斯拉车主的长途旅行分享,根本不能称作旅行,只是在折磨自己,“往零下十几度的地方开,为了省电不开空调,为了让里程衰退减少,速度只能保持在90/km,高速的要求可是120/km。”

小鹏汽车官方曾针对车辆的冬季续航和充电问题,发布了一份“过冬指南”。其中几项建议引起不少争议,22度的空调温度是否能够满足冬季车内保暖的需求,停车是否能够找到暖房或者温度适宜之处,这些都是被质疑的点。

小鹏汽车官方“过冬指南” ,来源于网络

在续航受影响的情况下,充电难题就显得更为突出。

郑伟已算是,部分车主必须去外面的充电站充电。他提到,如果当时完全按照国家规定,只有小区和物业具备安装条件才能购车,但有些4S店为了拼销售,很多车主的小区里都没有安装充电桩。

“在外面充电像加油一样方便,眼前是肯定做不到的。”郑伟发现,在上海这样的一线城市,绝大部分商场的地下车库里设有充电桩,但燃油汽车会侵占公共充电桩停车位。新能源汽车快充都需要1个小时,慢充就得等上3、4个小时,热门的时间段又会有排队的情况。

正在充电的新能源汽车

姚睿曾规划过一次以东北为目的地的自驾长途旅行,最后发现实现起来太过困难。特斯拉充电站在国内整体覆盖率不高,电脑上也没有完整的显示,开出了省会城市,途中充不上电的风险很高。

据连线insight了解,接受访的大部分车主都认为新能源汽车不具备长途行驶的条件,只能作为上下班的工具,即使是问鼎全球新能源汽车销量冠军的特斯拉也无法幸免。

2

难题成堆

大多数新能源汽车车主都需要一段适应的过程,比如需要养成随时查看电量是否充足的习惯,出门要提前调查充电站的位置,以及充电站的排队情况。

郑伟将这个过程称作“变相的妥协”。这也是为什么新能源汽车被称为“电动爹”,有人提到买一辆电动车相当于给自己找了第二个爹。

但有些问题是无法用妥协来处理的。

郑伟还记得,2017年车友们的负面情绪非常高。在一个车友群里,汇集了第一批车主。群里总有人“吐槽”各种问题,从汽车的转动轴、拨杆,到车挂上档位后不启动等。作为第一波吃螃蟹的车主,他们遇到了格外多的问题。

当车友群被各种问题刷屏时,另一边车主汪超遇到了“史上最差”的用车体验。

购买第一辆新能源汽车后,冬天开空调,汪超闷在里面,会闻到一种混合着塑料味的异味,开一段时间,眼睛也熏得难受。等到夏天,不仅空调不制冷,还会冒出很多白烟。当时汪超马上联想到之前发生的自燃事故,非常惊慌。走售后程序后,工作人员最后却说空调问题没有办法解决。

这辆车本意是买来给老婆接送孩子和买菜使用的,联想到这一点,他心里非常不舒服,没过多久,就换了其它品牌的新能源汽车。

2017年左右,在补贴政策利好的情况下,很多车企涌入新能源汽车领域,却做出了大批不合格的产品。

比如奇瑞,如今已经从新能源领域掉队,还被打上了“骗补”的标签。2019年10月11日,工信部发布《关于2017年度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补助资金清算审核情况的公示》。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因为“国家监管平台核定的行驶里程数不满足2万公里”原因核减的高达6406辆,通过率仅有49.14%,未通过的补贴金额高达2.43亿元。

而新能源领域如蔚来这样的明星企业也屡发安全问题。今年上半年,蔚来发生了三起自燃,为防止事态继续恶化,6月27日起,蔚来召回了共计4803辆ES8。

近5年,新能源汽车从研发到量产,再到抵达消费者手中、屡屡曝出问题,饱受争议和质疑。

这也让新能源车主倍感孤独,“开电动车压力挺大的,毕竟一家人聚会,我的电动车成功吸引了话题,只要有我在,年轻人都不担心被催婚,催娃。”汪超曾在社交媒体上写下这段略带嘲讽的话,还将新能源汽车形容成“孤独电车”。

只有他自己心里清楚,亲戚们所认为的电动车充电不方便、怕有辐射、二手车价格不好、怕自燃等观点,正在不断地改善。

在二手卖掉那台问题颇多的电动车后,汪超所购买的第二辆新能源汽车已经使用了两年,没有出现过任何大问题。未来如若有换车需求,他还会再购买新新能源汽车。

为了解决消费者的体验问题,这几年行业与车企在不断发展和产品迭代中。

一位充电行业的运营商创始人晚寅认为,虽然新能源汽车的设备在技术上进行了不少的升级,但这些升级只能称之为迭代,不能说是革命性的升级。

抹去被车主们诟病的“硬伤”,不仅是当下车企急需解决的、事关生死存亡的问题,也是未来行业的竞争点。

3

下一个战场

电池性能与充电问题,一直是车主们关注的焦点。

电池性能直接影响了汽车的续航里程,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也促进了电池产业的发展。

目前国内大部分车企使用的是三元锂电池,在选用电池类别上,车企不仅要考虑续航里程,还要考虑安全问题。

此前,特斯拉多用钴酸锂电池,因为能量密度大,续航能力强,但因为钴含量过大,极不稳定,过充或碰撞都有可能造成燃烧爆炸,所以现在特斯拉也很少用钴酸锂电池,而是改用三元锂电池。

“国家政策在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的补贴门槛,从之前250到300公里的续航里程标准提高到了300公里,甚至400公里以上。”晚寅提到,这是对电池厂商和车企的要求,要求他们想尽一切办法提高电池的续航能力。

但晚寅认为,当下去研发或是使用新材料完善电池的使用效率、增强安全性等,将会经历非常漫长的过程,并不是几年内就能得到解决的。

今年8月24日,蔚来宣布,在原有的终身免费质保服务之上,还将为所有ES6、ES8的首任车主提供终身免费换电。

蔚来创始人兼CEO李斌曾公开提及“3分钟免费换电”和“一键加电”服务。这里面涉及了换电和充电两种模式。前一种情况下,车主把车开到换电站,几分钟换完就可以走了。

后一种则是在没有换电站的地方,配置了移动充电车,并且接入了25万根第三方充电桩,通过蔚来APP就能够直接加电。

“从商业的角度,换电模式在未来一段时间会是一个比较好的选择。尤其是对于特斯拉等高端品牌的车主来说,他们有能力消费价格昂贵的车,通过换电,每年多花费1万元就可以更换数次电池,保证不被电池损耗所影响。”晚寅说。

但对于大量购买中低端品牌的车主而言,换电的成本不低,接受程度有限。

这里面也涉及到另一个延长续航能力的焦点话题——新能源汽车的充电方式。

充电桩一直是新能源汽车推广最重要的基础设施。在车主找桩难的情况下,曾有一段时间,运营服务商未能互联互通,加剧了问题的爆发。

车主郑伟提到,荣威、比亚迪等品牌的车主目前已经可以使用对方的充电桩,相互之间是共享的。

近期,新能源汽车的新势力们也有动作。12月11日,小鹏汽车正式宣布与蔚来NIO Power签约。合作开展后,双方车主可各自通过自家品牌的App扫码使用超充桩快速充电。

浦东机场充电桩

除了蔚来提出了移动充电车,行业里也有不少创业者瞄准这一块,晚寅提到,近期他也在准备移动充电的项目,“你可以理解为是一个移动的充电宝,不用在固定的点位,而是通过线缆接着移动的电源进行充电。”

“再有一个趋势就是无线充电,现在市场上已经有一小部分人在做。它要求你在充电场所或是加装发生器的情况下,必须要在车上是有接收器的。接收器的成本很难让车主和车厂承担,这是它推广普及的难点。”晚寅提到。

新能源汽车如今的续航里程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

根据《中国2019新能源车实测续航最全榜单》,特斯拉Model3、特斯拉ModelX性能较高,比亚迪唐EV、蔚来汽车ES6、广汽新能源GE3 530等在高速工况下,续驶里程都接近或超过300公里,其中郊区工况都是400公里左右。

但这样的程度或许远远不够。在电池性能没有提升的情况下,当下充电桩的充电速度也无法提升。

充电桩速度的提升还遇到不少现实的阻碍。晚寅遇到不少客户,要求在楼宇里安装3000w甚至更小的充电桩,因为很多楼宇在建造时没有做好新能源规划,容不下更大的负荷。

关于新能源汽车,有太多质疑,也有太多想象。也许等到新能源汽车实现大规模的生产,还需要数十年的发展。

豪华与智能科技兼具,体验吉利L7

比亚迪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行业的佼佼者,不仅在国内享受极大地名声,就连旗下的新能源汽车纯电动大巴都已经远销欧洲美日,混动的新一代比亚迪唐也即将上市,这一切都在说明这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很强大。

比亚迪唐

但是知乎网友可不这么认为。

你认为比亚迪的电池技术到底怎么样?

定位中高端新能源的吉利一经发布,便引来众友商“祝贺”。吉利2年推7款产品,而首款车型便是眼前的这款L7。L7,是一款插电式混合动力的紧凑型SUV,显然是瞄准SUV市场销冠的位置而来的。那么,L7有这个实力吗?一起来体验。

拒绝“油车脸”,新能源该有的设计

插电式混合动力,属于新能源汽车的范畴。但是,很多插混车型依旧长着一副油车的脸。因为插混系统的还保留了发动机,仍需要通过进气格栅进行散热。吉利L7虽然也是插混车型,却长着一副电车的脸,用了全封闭式格栅,整体简约干净。

难道L7就不需要散热了吗?据了解,L7用3层水冷技术,针对发动机、电机和电池等核心部件均设计专项冷却回路,配合1000W大功率风扇,所以就不再需要传统的外部空气进行冷却了。

L7车身尺寸达到4700/1905/1685mm(长宽高),轴距为2785mm,配合流畅的线条,前敌后桥的造型更是呈现出蓄势待发的姿态。

来到L7的尾部,最吸引我的不是时尚锐利的贯穿式涟漪尾灯,而是短溜背的设计力量感十足。另外,呈现环抱之势的尾灯也很好地跟前大灯呼应。

眼前皆是“屏”,这或许就是趋势

进入L7的车厢内,首先是整体环抱式风格营造强烈的包裹感。接着上下分层拼色设计,档次感提升不少。最后,眼前4块大屏幕(10.25英寸仪表+13.2英寸中控屏+16.2英寸副驾屏+25.6英寸AR HUD),让人知乎“豪横”。

值得一提的是,L7标配“8155旗舰芯片+全新操作系统N OS”,反应速度更快、语音控制能力更强,以及操作更顺滑,整体的人机交互体验更上一层楼,这才是新能源汽车该有的“智能化”体验。

新能源技术,安全至关重要

L7诞生于“e-CMA”智能电混架构、搭载新一代雷神电混技术,三大核心:热效率高达44.26%的1.5T雷神电混引擎、新一代雷神电驱,以及可FOTA的智能控制系统。吉利的指套混动系统的“三大件”确实可圈可点

L7具备6.9s百公里加速性能,WLTC最低5.23L/100km的亏电油耗(NEDC为4.4L/100km),CLTC综合续航达到1370km。简而言之,L7既有性能,还会节能。

对于新能源汽车,其实大家最关注的还是安全问题,尤其是动力电池安全。造成新能源汽车的事故,很多时候是底部的动力电池受到外力冲击后造成短路,继而起火。

L7用了神盾电池安全系统,从软硬件全方位构建电池安全堡垒。首先是硬件方面,1.2mm厚的超高前度钢下护板,抗拉强度1200Mpa;前副车架增加低于电池包10mm的电池防刮梁。软件方面,除了云端监测之外,碰撞发生后0.05s内断高压电。

写在最后

新能源是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很多人不认同,继而坚守传统燃油车。其实,大家的理解或许有所偏差。新能源汽车中的纯电动车,或许离普及还有距离,毕竟受限于续航能力和补能条件。

但是,插电式混动作为新能源汽车中的另一组成部分,短期内快速取代燃油车,则是可行的。与燃油车一样没有里程焦虑,驾驶性能强于油车,油耗还低于油车,价格相当的前提下为何不选择插混呢?当然,新能源技术,还得看我们中国品牌。

本文来自易车号作者菲常视界,版权归作者所有,任何形式转载请联系作者。内容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易车无关